火中青莲李太白——《李诗秘要》前言与李白生平述略

2020-03-10 可可诗词网-文章 https://www.kekeshici.com

火中青莲李太白——《李诗秘要》前言与李白生平述略
西北大学中文系!陕西西安710069
 
摘    要:
本文《李诗秘要》前言部分作者着重讨论该书出版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 该书编订的体例说明以及作者为此而付出的艰辛努力。第二部分《李白生平述略》则是为我们拔开“诗仙”“飘逸”的迷雾 , 重新认识一位历史上“顶天立地”的真正诗人
 
关键词:
李白; 李诗秘要; 生平述略; 李集编年;
 
收稿日期:2001-03-22
 
On Rectitude Personality of Li Taibai
Abstract:
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and necessity of publishing this book in the preface <Mystery of Li's Poetry>. The effort of author in compiling this book has been reflected in the preface. The second part < Summery of Li Taibai′s Life> of this book help us get clear pictures of “Immortal Poet” and “Elegant Nature” and to once again recognize a man of indomitable spirit and a true poet.
 
Keyword:
Li Bai; Mystery of Li′s Poetry; life summary; collected poetry of Li Taibai;
 
Received: 2001-03-22
 
《李诗秘要》前言
以“诗仙”的称号, 加诸李白之身, 不知谁是始作俑者?以“飘逸”的评语, 概括李诗全体, 不知何时成为定格?
 
正如陶潜并不那么“静穆”, 李白也不并不那么“飘逸”。认为“诗仙”李白“飘逸”得来, 在国难当头之际, 仍然只知狂醉于花月之下, 苍生社稷不曾系其心胸云云, 实是某些古人, 读李白诗文集未熟, 未懂, 未透, 而妄发此论。真是冤煞李太白, 误尽后来人!
 
鲁迅先生说得好:“自己放出眼光看过较多的作品, 就知道历来的伟大的作者, 是没有一个‘浑身是静穆’的。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 所以他伟大。” (《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之七) 鲁迅这段话也完全适用于李白。
 
但是应该放出怎样的眼光呢?孟子曰:“颂其诗, 读其书, 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是尚友也。”于是, 知人论世, 尚友古人, 遂成为诠释诗章必由之途, 与近世科学方法亦不谋而合。任何作者及其作品皆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之产物, 势须从其所属之背景与环境考察之。虽不能如德国历史学家兰克所言:“重建过去与当时发生时一样”, 亦难以如陈寅恪所言:“与古人同一境界”, 但总当顾及作品的全作, 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 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及精神状态, 否则难免近乎说梦。若要真正脚踏实地去做, 最好的办法是为全部作品编年。
 
李白诗文集, 千馀年来只有分类本 (即按体载分类编次者) ;迄无编年本 (即按年代先后编次者) 。鲁迅先生曾经指出过二者各自的用处, 并强调过编年本的重要性:“分类有益于揣摩文章, 编年有利于明白时势。倘要知人论世, 是非看编年文集不可的。” (《且介亭杂文序言》)
 
中国之有李集编年本, 始于1990年巴蜀书社出版的《李白全集编年注释》一书。此书由我忝任主编, 并由我与薛、阎、房诸君共同编撰而成。当我们日夜兼程, 数历寒暑, 逐首讨论, 逐年编定, 终于完成全部任务时, 李白其人及其诗, 在很大程度上, 以我们前所未窥的新面目呈现出来。这位与世纪同龄, 与盛唐同步的诗人, 他的凌云壮志, 豪情逸兴;他的坎坷道路, 血泪人生, 不能不使我们感慨欷虚欠:原来他是这样的人!
 
《李白全集编年注释》出版后, 虽蒙读者厚爱, 《人民日报》署名文章称之为“李白研究之创获”, 我则深感此事远未能毕其功于一役。因此出版以后三年, 我即自行从事检查与修订。当年参与编撰此书的同仁, 后来逐渐身负重任, 鹏程是瞻, 无暇回顾。我既为主编, 自然责无旁贷。修订之事, 如扫落叶, 如拂案尘。我日日扫地拂尘, 又是几度春秋。适逢巴蜀书社亦欲再版, 遂得以再续前缘。
 
我在编撰与修订上书的过程中, 也越来越体会了李白诗歌艺术言多讽兴、旨趣遥深的特点。益谙其诗, 益伟其人, 益哀其事, 益欲启其金匮, 发其深覆, 以期不负其忧国忧民之苦心, 而尽雪其生前身后之冤屈, 充分还他以顶天立地之真容。于是我不惜艰辛作垂死挣扎而又独力成此选本。
 
本书分为正副二编:正编为李白诗歌编年选注及评笺;副编为李白研究专题论文及资料。
 
本书仍以王琦本为底本, 并参校其他重要版本, 精选李诗代表作一百余题 (近二百首) , 加以多方诠释。尤以其中言多讽兴、诗旨遥深者为重点, 试解其中千年未解之秘。
 
本书所选李诗皆按年代先后编次, 首标唐代年号, 次标公元纪年, 再次标李白年龄。前此编年无误者仍之, 有误者进行调整, 务使之各得其所。
 
本书所选诗题之下, 皆有题解一栏, 初步说明该诗作时、作地及作意, 并对题面人事及文字进行简要介绍与解释。须加进一步说明者, 见注释一栏。注释尚不足以畅所欲言者, 见按语一栏。以上诸栏犹未能探河究源, 剥蕉至心者, 则详见书后副编有关文章。
 
本书注释力求简明扼要, 达意而止。事典原文甚长者, 出处非一者, 皆择其切要之处而用之。但在必要时, 既注“古典” (故事所出) , 又注“今典” (当时所指) , 且加串讲, 而不吝笔墨。
 
但愿读者有此一册小书在手, 即可晤对真太白于几席之间, 领会其诗之幽思秘旨于日夕之际, 而盛唐之兴衰治乱及其兴衰治乱之由, 亦在一望之中。然后知韩愈所谓“李杜文章在, 光焰万丈长”, 信非虚语也。
 
李白生平述略
李白, 字太白, 行十二, 号青莲。其家世惝恍难明, 其生平事迹略述如次。
 
唐武后长安元年 (701) , 李白生。
 
其生年有二说:一说生于武后圣历二年 (699) , 一说生于长安元年 (701) 。今人多宗后说。
 
其生亦有二说:一说生于蜀, 一说生于西域。今人多宗前说, 并以其故里为唐剑南道绵州昌明县清廉乡, 今为四川省江油县青莲乡。
 
唐中宗神龙元年 (705) , 李白五岁。发蒙读书。
 
是年, 春正月, 武后疾甚, 被迫去位。太子李显复位, 是为中宗, 改元神龙。
 
唐睿宗景云元年 (710) , 李白十岁。始习《诗》《书》及诸子百家。
 
是年, 皇后韦氏毒杀中宗, 矫诏称制。临淄郡王李隆基举兵平定韦氏之乱, 拥戴其父李旦 (显之弟) 即位, 是为睿宗, 改元景云。隆基立为太子, 时年二十五岁。
 
唐玄宗先天元年 (712) , 李白十二岁。其父授以司马相如《子虚赋》, 或在是年。
 
是年, 睿宗禅位于太子, 是为玄宗, 改元先天, 旋又改元开元。
 
玄宗开元元年 (713) , 李白十三岁。前后三拟《文选》, 不如意辄焚之, 唯留《恨》《别》二赋, 或在是年。
 
是年, 玄宗平定太平公主之乱后, 励精图治。以姚崇为相, 力除时弊。其后宋王景继之, 守法持正。其余朝臣亦多贤良之士, 各称其职。遂使赋役宽平, 刑赏清省, 百姓富庶, 社会安定。史称“开元之治”。
 
开元三年 (715) , 李白十五岁。已作诗文多篇, 始事干谒;又习剑术, 喜任侠;并好道教神仙之学, 盖当时风气如此。
 
开元六年 (718) , 李白十八岁。读书匡山, 并往来旁郡。游龙州、剑州等地;又游梓州, 从赵蕤习纵横之学。其学审时度势, 游说王侯以成功业。白终身不事科举, 似与此有关。
 
开元八年 (720) , 李白二十岁。春, 游成都, 谒苏廷页。时廷页以礼部尚书出为益州大都督府长史, 白于路中投刺, 获见。廷页甚赞其才, 复励之以学。有《登锦城散花楼》等诗。
 
继又往游渝州, 谒刺史李邕。有《上李邕》诗, 诗中以大鹏自喻。
 
返故里后, 读书匡山三年, 盖从苏廷页之教也。
 
开元十二年 (724) , 李白二十四岁。以为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 乃仗剑去国, 辞亲远游。临行, 有《别匡山》一诗, 诗末有云:“莫怪无心恋清境, 已将书剑许明时。”
 
开元十三年 (725) , 李白二十五岁。春, 出三峡, 在江陵谒道教大师司马承祯。司马谓白“有仙风道骨”, 因作《大鹏赋》言志抒怀。秋, 沿江而下, 至金陵。
 
是年, 玄宗封禅泰山, 告成功于天地。
 
开元十四年 (726) , 李白二十六岁。暮春, 自金陵赴扬州。后作《上安州裴长史书》云:“曩昔东游维扬, 不逾一年, 散金三十馀万, 有落魄公子, 悉皆济之。此则是白之轻财好施也。”秋游越中, 冬返扬州, 病卧逆旅。有《淮南卧病抒怀寄蜀中赵征君蕤》等诗。
 
开元十五年 (727) , 李白二十七岁。自扬州西来安陆。初居寿山, 有《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 自明其待时而起, 功成身退之志。是年, 婚于许氏。许氏为高宗时故相许圉师之孙女。
 
在安陆不得意, 作《上安州李长史书》。《书》中自言其近况云:“南徙莫从, 北游失路”, “孤剑谁托, 悲歌自怜。”又有《上安州裴长史书》, 《书》末有云:“若赫然作威, 加以大怒, 不许门下, 逐之长途, 白即膝行于前, 再拜而去。西入秦海, 一观国风。永辞君侯, 黄鹄举矣。何王公大人之门, 不可以弹长剑乎?”由此二《书》可见李白出蜀以来, “遍干诸侯”皆无结果, 因而欲入帝京长安。
 
开元十八年 (730) , 李白三十岁, 果有长安之行。自谓“历抵卿相”, 实则所谒见者唯左相张说及其次子卫尉卿张土自等二三人, 皆遭冷遇。有《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等诗。郁陶思君, 君门九重, 以男女之情寄托君臣遇合之梦, 作《长相思》。长安居, 大不易, 乃出游分阝、坊, 寄食州县官吏之门。次年早春, 复返长安。徘徊巍阙之下, 始终不得其门而入。遂至落魄市井, 屡受欺凌。有《行路难》等诗, 抒愤懑, 鸣不平。《蜀道难》亦即作于此时, 借蜀道之艰险, 喻世路之坎坷, 失声横涕之作也。乘兴而来, 败兴而去。无颜返安陆, 乃泛黄河, 经开封, 至宋城, 初游梁园;秋游嵩山, 憩元丹丘颍阳山居;冬游洛阳龙门, 憩奉先寺。先后有《梁园吟》《梁甫吟》等诗, 多抒长安失路之悲, 亦有来日风云际会之想。
 
开元二十一年 (733) , 李白三十三岁。居安陆白兆山桃花岩, 构石室, 开山田, 日以读书、赋诗、饮酒为事, 一似绝意仕进者。实则其风云之志中心藏之, 无日忘之。
 
开元二十二年 (734) , 李白三十四岁。春, 出游襄阳, 谒荆州刺史兼山南东道采访使韩朝宗, 有《与韩荆州书》。求荐不遂, 作《襄阳歌》大抒愤懑, 即刺朝宗荐贤徒有口碑, 又悲朝朝廷恩泽沦为虚文。
 
开元二十三年 (735) , 李白三十五岁。友人元演邀游太原, 北至雁门关。
 
开元二十四年 (736) , 李白三十六岁。秋, 返至洛阳, 旋又往元丹丘颍阳山居, 适岑勋亦在此。三人置酒高会, 畅叙心曲, 作《将进酒》一诗, 虽自悲, 亦自遣之辞。
 
开元二十五年 (737) , 李白三十七岁。闲居安陆, 有《庭前晚开花》《惜馀春赋》诸作。《赋》云:“恨不能挂长绳于青天, 系此西飞之白日。”恐功业未成而青春将逝也。
 
开元二十六年 (738) , 李白三十八岁。遂有“万里征”以事干谒。历经淮海、江东、吴越诸地。次年又溯江而上, 直至荆州, 行程数千里, 有诗多首。岁暮, 与王昌龄相遇于洞庭, 互有酬赠。此行仍然一事无成, 故有“空谒苍梧帝, 徒寻溟海仙。已闻海水浅, 岂见三桃园”之叹, 亦是对开元盛世之怀疑与失望。
 
开元二十八年 (740) , 李白四十岁。五月, 移家东鲁。当系许氏夫人去世, 故仅携子女二人来此。卜居兖州治城瑕丘东门外二里之沙丘, 稍后并略置田地于曲阜西南之南陵村。
 
开元二十九年 (741) , 李白四十一岁, 漫游东鲁, 仍无所遇。秋, 往颍阳山居送元丹丘入朝。有《秋日炼药院镊白发赠元六兄林宗》《凤笙篇》等诗。元林宗, 即元丹丘, 天宝初受封为西京大昭成观威仪, 随玉真公主朝谒谯郡真源宫并受道王屋山仙人台。二诗俱有请托丹丘提携意。当是丹丘荐之于玉真, 玉真荐之于玄宗, 故次年白亦奉诏。
 
是时, 玄宗在位岁久, 渐顾奢欲, 怠于政事。贤相张九龄遇事无细大皆力争;李林甫巧伺上意, 专以奉迎为务, 并日夜短九龄于上。二十四年 (736) 终罢九龄而专任林甫。自是以后朝廷之士, 皆容身保位, 无复直言。
 
天宝元年 (742) , 李白四十二岁。四月, 游泰山, 直至秋间。秋, 诏下, 自兖州 (鲁郡) 启程入长安, 有《南陵别儿童入京》诗。与秘书监贺知章相遇于长安紫极宫, 贺既奇其姿, 复赏其文, 谓其诗“可以泣鬼神”, 并称白为“谪仙人”, 复荐之于玄宗。玄宗召见于金銮殿, 优礼有加, 即命待诏翰林。
 
天宝二载 (743) , 李白四十三岁。春及夏, 多次奉诏侍从游宴, 有《宫中行乐词》《清平调词》等应制诗文多首。不久, 即生厌倦之心。尝与贺知章等为“酒中八仙”之游。秋间, 遭谗被疏, 遂生还山之念, 颇有怨望之作。
 
天宝三载 (744) , 李白四十四岁。春, 上疏请还山, 诏许。李阳冰《草堂集序》云:“天子知其不可留, 乃赐金归之。”范传正《李白新墓碑》云:“既而上疏请还旧山。玄宗甚爱其才, 或虑乘醉出入省中, 不能不言温室树, 恐掇后患, 惜而遂之。”待诏翰林期间, 亲见时君荒淫, 有诗以刺, 是年五月, 李白与杜甫初识于洛阳。秋, 与杜甫、高适同游梁宋。冬, 至齐州 (济南郡) , 从高天师受道。
 
天宝四载 (745) , 李白四十五岁。春, 杜甫来至鲁郡, 与同游。夏, 与杜甫、高适同谒北海太守李邕于济南。秋, 与杜甫复游於鲁郡。俱各有诗。
 
以上, 李白与杜甫之交游, 皆属初逢。在初逢期间, 二人情如弟兄。
 
天宝五载 (746) , 李白四十六岁。自春徂秋, 卧病甚久。病愈后, 欲远游以消忧, 行前有《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 借此以抒其被斥去朝之幽愤。
 
天宝六载 (747) , 李白四十七岁。春, 在扬州, 旋到金陵。有《登金陵凤凰台》等诗。夏, 至越中, 登天台山。有《天台晓望》、《秦王扫六合》 (古风其三) 等诗, 皆借古讽今之作。
 
天宝中叶, 国事益非。内则屡兴大狱, 诛逐忠良;外则穷兵黩武, 滥事征伐。李白流落江湖, 寄食四方, 以孤臣孽子之身心, 亲历盛衰之转折, 故忧愤深广, 每有抨击时政之作。《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战城南》等诗, 尤为激烈。其间, 遣愁无方, 亦寄情于酒色;忘忧乏术, 又自缚于枯禅。
 
天宝九载 (750) , 李白五十岁。秋后归东鲁。婚于宗氏, 或在是年。因年届半百, 深感功业杳茫, 乃欲以立言为务, 有古风《大雅久不作》等诗以言志。诗末有云:“希圣如有立, 绝笔于获麟。”以孔子自拟, 以其诗拟于《春秋》寓褒贬, 别善恶之意也。
 
天宝季叶政局更趋恶化, 幽州危机迫在眉睫。初, 营州杂胡安禄山因迎合玄宗穷兵黩武政策, 得以破格擢拔, 备受宠信, 其势坐大, 遂生异心。天宝十载, 已身兼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 有天下兵力之半, 遂决心为乱。
 
天宝十载 (751) , 李白五十一岁。秋, 在河南叶县元丹丘石门幽居盘桓。幽州节度使幕府判官何昌浩来访, 邀白入幕, 白佯应之。有《赠何七判官昌浩》诗, 虚与委蛇之辞也;另有《陌上桑》一诗, 比兴言志, 方是真情。此时邀白入幕, 是罗致名士之举。李白将计就计, 随即有幽州之行。此行意在“探虎穴”, 一窥塞垣真相, 上奏朝廷, 以期戢祸乱于未发。冬初, 于开封渡河北上。有《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诗述志言怀。
 
天宝十一载 (752) , 李白五十二岁。入河北道, 在赵北燕南之地盘桓累月, 有《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等诗。其所以逡巡而进, 一则沿途了解情况, 二则须俟禄山入朝。十月, 至幽州。深感危机之严重, 痛心疾首, 作《北风行》等诗。后作《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 忆旧游书怀, 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诗云:“十月到幽州, 戈钅延若罗星。君王弃北海, 扫地借长鲸。呼吸走百川, 燕然可摧倾。……弯弧惧天狼, 挟矢不敢张。揽涕黄金台, 呼天哭昭王。”所忆亦即此时事。岁杪, 返至梁园。
 
天宝十二载 (753) , 李白五十三岁。早春赴长安, 欲陈济世之策。有古风《一百四十年》《咸阳二三月》及《述德兼陈情上哥舒大夫》等诗多首。此次在长安曾与杜甫重逢, 对时局不约而同之殷忧使二人成为生死之交。陈策不果, 回天无计, 遂离去。秋, 南下宣城。《远别离》一诗当作于此行前夕, 于远游之际借“湘妃”事, 抒其系念君国之情及天下大乱之预感。此后连续三年皆在宣城, 并往来各县, 寄迹于山水之间, 托言修道炼丹, 似欲避祸。其间, 何昌浩又来邀白北去, 白坚拒之。有《寄何判官昌浩》《山鹧鸪词》二诗, 后者为比兴言志之作, 前者讽劝昌浩归隐。
 
天宝十四载 (755) , 李白五十五岁。冬十一月, 安禄山反于范阳。叛军号称二十万, 长驱南下, 连陷河北诸郡, 并渡过黄河, 攻占东京洛阳。李白闻乱后, 北上宋城接宗氏南下, 有《奔亡道中五首》等诗, 悲中原横溃之局, 并抒其报国之志。
 
唐肃宗至德元载 (756) , 亦即天宝十五载。正月, 安禄山在洛阳称大燕皇帝。六月, 叛军入潼关, 玄宗弃国出奔。马嵬兵变后, 玄宗入蜀。太子亨北上朔方灵武, 七月即位, 是为肃宗, 改元至德。
 
是年, 李白五十六岁。暮春, 自宣城往越中。有《经乱后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诗。托言“避地”, 实则意欲报国济世。经溧阳, 与张旭遇, 有《猛虎行》诗, 《扶风豪士歌》亦一时之作, 二诗皆有深意存焉。夏, 至杭州, 有《赠友人三首》等诗, 亦可窥知其行踪及意图。秋, 离杭州, 有《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诗。综观诸诗, 可知此行专为游说李延年起兵勤王而来, 然未果。报国无路, 乃入庐山。本年秋, 永王王奉玄宗“制置”出镇江陵。三次征白入幕, 白有《别内赴征三首》。
 
至德二载 (757) , 李白五十七岁。正月, 永王军次寻阳, 白下山入幕。作《永王东巡歌十一首》。旨在抒奇计以济时艰, 借此以遂生平之志。
 
二月, 皇室内讧, 兄弟交兵。永王兵败丹阳, 白于乱军中仓皇逃亡, 旋陷寻阳狱中。有鸣冤求援之作多首。江南宣慰使崔涣及御史中丞宋若思为白推覆洗雪, 乃获释。宋且以白为参谋, 并上书荐其可用。书上不报, 岁暮, 判长流夜郎。
 
乾元元年 (758) , 李白五十八岁, 春, 流夜郎, 自寻阳首途。五月, 至江夏, 盘桓甚久。有《望鹦鹉州怀祢衡》等诗, 多有怨望之情。冬, 入三峡。
 
乾元二年 (759) , 李白五十九岁。春在流途, 行至夔州, 朝廷因天旱, 实行大赦。白遇赦, 立返江陵。有《早发白帝城》诗。夏, 还至江夏, 有《自汉阳病酒归寄王明府》《赠江夏韦太守良宰》等诗, 俱有冀朝廷起用之意。幻想破灭, 南游沅湘, 至零陵。
 
上元元年 (760) , 李白六十岁。春, 白零陵返至江夏。于江夏遇故人韦冰。有《江夏赠韦曲陵冰》诗, 诗云:“天地再新法令宽, 夜郎迁客带霜寒”。遂欲“捶碎黄鹤楼, ”“倒却鹦鹉州。”醉后大抒愤懑之作也。
 
宝应元年 (762) , 四月, 玄宗、肃宗相继去世。李白六十二岁, 流落江南, 不知何从。有《江南春怀》诗, 诗云:“天涯失乡路, 江外老华发……岁晏何所从?长歌谢金阙。”又有《醉后赠从甥高镇》诗云:“欲邀击筑悲歌饮, 正值倾家无酒钱。”其穷困可知。秋, 欲投李光弼军, 半道病还, 至金陵。有《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 懦夫请缨, 冀申一割之用, 半道病还, 留别金陵崔待御十九韵》诗。旋自金陵至当涂, 权依县令李阳冰。李阳冰《草堂集序》云:“阳冰试弦歌于当涂, 心非所好。公遐不弃我, 乘扁舟而相顾。临当挂冠, 公又疾亟, 草稿万卷, 手集未修, 枕上授简, 俾予为序……时宝应元年十一月乙酉也。”李《序》虽云:“疾亟, 未言病故。文末之年月日, 实为《序》成之时, 并非李白命终之期。
 
代宗广德元年 (763) , 李白六十三岁。春, 病稍起。有《游谢氏山亭》诗, 亭在当涂青山。诗云:“沦老卧江海, 再欢天地清。”本年正月安史乱平, 故云。出游宣城。有《宣城见杜鹃花》诗。诗云:“一叫一回肠一断, 三春三月忆三巴。”乡思极苦, 前所未有, 盖垂死之年无处可去也。冬, 于当涂赋《临终歌》而卒。范传正《李白新墓碑序》云:“晚岁, 渡牛渚矶, 至姑熟, 悦谢家青山, 有终焉之志。盘桓利居, 竟卒于此。其生也, 圣朝之高士;其往也, 当涂之旅人。”又云:“代宗之初, 搜罗俊逸, 拜公左拾遗。制下于彤庭, 礼降于玄壤, 生不及禄, 殁而称官。呜呼命欤!”哀矜之情, 溢于言表。
 
窃以为李白之可哀者, 不仅在生前, 而且在身后。其人之忠贞耿介, 其诗之苦心孤诣, 竟罕为世人领会。千载以来, 众口滔滔者, 往往为其末节, 甚至适得其反。故不辞固陋, 为陈其人及其诗之大节与秘要于此。持之有故, 详见内文。是非得失, 谨俟高鉴。
 
参考文献
[1 ]安 旗等 .李白全集编年注释 [M].成都 :巴蜀书社 , 1 990 .
 
[][2 ] (清 ) 王琦注 .李太白全集 [M].北京 :中华书局 , 1 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