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歌的审美形态教育

2018-04-02 可可诗词网-文章 https://www.kekeshici.com

      中国美学思想史可分为先秦、秦汉、魏晋、唐宋、明清五个时期, 不同的时期变化又伴随着“情志”“言意”“形神”“生活”“心性”等主题的变奏, 其中“中和”“气韵”“意境”等范畴尤其得到了高度的重视与发展。审美形态就是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的感性具体的表现。中和、气韵和意境是三个最具有代表性的基本审美形态。中和是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的根本, 也是最原初的审美形态;气韵是在中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并对中和有所超越的审美形态;意境是成熟最晚、层次最高、最有总结性质的审美形态。
 
 
        (二) 李白诗歌的审美形态教育
 
 
        上文已经提到, 中国的审美形态经过发展, 主要有“中和”“气韵”“意境”三种, 而这三种基本审美形态又是成螺旋线性的递进发展的。
 
 
        1.“中和”, 强调一种合适的尺度, 一种恰当的分寸, 在中国的美学文化之中,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种传统。孔子评《诗经•周南•关雎》, 称其“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 这成了后世诗歌评论的一条重要标准。例如,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独坐敬亭山》) 这是一首上佳的绝句。读起来朗朗上口, 而且用词精妙, 非常适合中学生吟诵和学习。前两句写眼前之景, 为诗题中“独”字服务, 而“独”字又是一种心理状态, 后两句一气呵成。也许, 在作者看来, “独”并不全然是“孤”。这就是对情感的节制, 这就是一种“哀而不伤”。在向学生讲授这首诗的时候, 就可以借助中国古代审美形体中“中和”的概念, 让学生感受天人合一, 感受情感的尺度这一美学理论, 这种美学感受, 同样也是一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陶冶与熏陶。
 
 
        2.“气韵”, 作为一种审美形态, 洋溢着一股不可抑制的生命的活力, 源源不断地流淌出来, 而且这种生命的波动又具有一定的节奏和规律性, 形成美的形象和美的感受, 并且在文字、线条、色彩和声音等表现形式之外, 给人留下很多联想和意会的余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 诗篇发端就是两组排比长句, 如挟天风海雨向读者迎面扑来。而这等壮阔豪景, 又岂是普通人之肉眼所及?正是作者充满豪情的心胸中, 涤荡着天地豪情, 才能写出如此神来之笔, 壮阔之情。前两句在空间上运用夸张的手法尽显山河的波澜壮阔, 而后紧接着这两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更是在时间上运用夸张之法, 写出人生纵逝, 岁月匆匆。两句相结合, 在空间和时间上产生了惊心动魄的美丽, 让人不禁心胸开阔, 涤荡豪情, 灵魂也得到了启发和净化。整首诗洋洋洒洒, 又纯然天成, 毫无雕琢之气, 读者读后也不禁深受诗人的品格和气度的感染, 豪情与自信陡然提升。这就是一种“气韵”之美, “风骨”之美。诗歌教学, 在中学阶段, 应该开始逐步重视学生对于诗歌的研究能力, 教师可以从多角度为学生科普一些文学鉴赏理论, 学生可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 针对某一方面的作品进行鉴赏研究。
 
 
        3.“意境”, 意境就是人在审美活动中, 用心灵去关照外界对象 (包括艺术形象) , 在把握和领会对象的基础上, 充分展开想象, 在自己的思想意识领域里创造出新的意蕴和境界。“诗歌”是最能表现意境的艺术形式, 无论“从主客统一”、“情景交融”, 还是“时空转换”和“有无相生”的意境的四个特征来看, 李白的许多诗歌都做到了与意境审美角度的完美契合。“问余何意栖息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 (《山中问答》) 这是一首意淡味浓的七言绝句。整首诗笼罩在一种美妙而不可说的意境之中。引来品评之人的频频咋舌和徐徐感叹, 诗歌的主体是诗人李白, 而客体是什么?学生或许会说是“碧山”、“桃花流水”, 此时此刻, 其实诗人面对的客体不仅仅是“碧山”和“桃花流水”, 而是整个悠然自得的自然美景, 是别有天地非人间。当你的心一刹那与天上的白云相会, 那时那刻, 你就与之同在, 而这种美妙又用怎么样的语言能描绘呢?这样的诗不能分析, 就像这样的心境需要笑而不答一样。这就是一种天地与我为一, 物我两忘的境界。教师首先要全身心的沁入到这种意境之中, 感受这种美, 然后用自然流畅的语言引导学生去感受这样的意境。而不能按照传统的方式去七零八落的分析诗句, 句法等, 如若这样, 美感就荡然无存。
 
 
        二、基于中国审美形态下的诗歌教法探究
 
 
        (一)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审美意识的树立对于中学阶段的学生来讲至关重要, 如果没有审美意识, 即使见到一片美丽的景色, 一尊充满美感的雕塑, 一首意味悠远的好诗, 学生都会视若不见, 索然无味。人们向来崇尚理性, 人类的生活又大多数为理性所主宰, 但是我们不能否定人是感性的存在物, 有着感性的使命要求。很明显, 感性的丰富性和生活热情的提高依赖于美育。
 
 
        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提高不在朝夕, 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尤其是语文学科的教师, 更应该抓住每一次机会, 每一篇文本, 每一首诗歌来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 让学生感受到语言艺术的美和魅力。“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如此精炼传神的语言, 难道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引发读者的翩翩遐想么?引导学生去感受诗歌的美, 让学生主动去拥抱诗歌的美,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在阶段性训练中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 这对于学生来讲, 是受益终身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