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虽宜信,然亦不可遽信

训曰:为人上者,用人虽宜信,然亦不可遽信。在下者常视上意所向,巧以投之。一有偏好,下必投其所好以诱之。朕于诸艺无所不能,尔等曾见我偏好一艺乎?是故,凡艺俱不能溺我。 【注释】 信:相信。遽:jù,急速,仓促。艺:技能,本领。这里指供玩乐的技能。溺:淹没,沉迷...

世人多敝,贵耳轻目,重遥轻近

世人多敝,贵耳轻目,重遥轻近。少长周旋,如有贤哲,每相狎侮,不加礼敬;他乡异县,微藉风声,延颈企踵,甚于饥渴。校其长短,核其精粗,或彼不能如此矣。所以鲁人谓孔子为东家丘。昔虞国宫之奇,少长于君,君狎之,不纳其谏,以至亡国,不可不留心也。 【注释】 藉:通“借...

世间名士,但务宽仁

世间名士,但务宽仁;至于饮食馕馈,僮仆减损,施惠然诺,妻子节量,狎侮宾客,侵耗乡党,此亦为家之巨蠹矣。齐吏部侍郎房文烈,未尝嗔怒,经霖雨绝粮,遣婢籴米,因而逃窜,三四许日,方复擒之。房徐曰:“举家无食,汝何处来?”竟无捶挞。尝寄人宅,奴婢彻屋为薪略尽,闻之颦...

笞怒废于家,则竖子之过立见

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父慈而子逆,兄友而弟傲,夫义而妇陵,则天之凶民,乃刑戮之所慑,非训导之所移也。笞怒废于家,则竖子之过立见;刑罚不中,则民无措手足。治家之宽猛,亦犹国焉。...

兄弟者,分形连气之人也

夫有人民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兄弟,一家之亲,此三而已矣。自兹以往,至于九族,皆本于三亲焉,故于人伦为重者,不可不笃。兄弟者,分形连气之人也,方其幼也,父母左提右挈,前襟后裙,食则同案,衣则传服,游则共方,虽有悖乱之人,不能不相爱也。及...

同言而信

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禁童子之暴谑,则师友之诫,不如傅婢之指挥;正凡人之斗阋,则尧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诲谕。吾望此为汝曹之所信,犹贤于傅婢寡妻耳。 【注释】 颜之推:字介,北齐琅琊(今山东临沂)人,梁元帝时为散骑侍郎,后入周为御史上士,隋开...

志当存高远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侧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注释】 语出诸葛亮《诫外甥书》。情欲:欲望...

夫酒之设,合礼致情

夫酒之设,合礼致情,适体归性,礼终而退,此和之致也。主意未殚,宾有余倦,可以至醉,无至迷乱。 【注释】 主:请客的主人。殚:...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注释】 诸葛亮:字孔明,琅琊(今...

持其志,无暴其气

训曰:孟子云:“持其志,无暴其气。”人欲养身,亦不出此两言。何也?诚能无暴其气,则气自然平和;能持其志,则心志不为外物所摇,自然安定。养身之道,犹有过乎此者乎? 【注释】 持:保持。暴:又猛又急。 【译文】 训令说:孟子说:“保持志向,但又不可具有急猛之气。”...

多读书则嗜欲淡

训曰:凡人进德修业,事事从读书起。多读书则嗜欲淡,嗜欲淡则费用省,费用省则营求少,营求少则立品高。 【注释】 修:研究,学习。求:寻求。品:品质。 【译文】 训令说:人生增进道德和成就功业,都要从读书开始。多读书,人的嗜好和贪欲就会变淡;嗜好和贪欲变淡,各项...

由庶而富,在乎久安;不教而战,是谓弃之

由庶而富,在乎久安;不教而战,是谓弃之。佐理在乎谨守制度,俾边将严兵修斥堠。使封疆不侵,不必务广,徒费中国,事无益也。 【注释】 庶:百姓,平民。教:培训、教导。俾:bǐ,城上齿状矮墙,俾边喻镇守边疆。斥堠:放哨、侦察。封疆:疆界。 【译文】 使平民能够富裕,...

与正人言,则其道坚实而不渝

与正人言,则其道坚实而不渝。材人可以责成办事,办事不可与议,与之议则失根本,归权道也。常贡外妄进献者,小人也,抑之。审奸吏,辞烦而妄亲者去之。崇儒则笃敬,侈靡之风不作;不作则平和,平和则自臻理道矣。刺史、县令,久次以居之,不能者立除之。无奸柄施恩,交驰...

人不可尽贤尽愚,汝惟器之

同列之间,随器以应之,则彼自容矣。容则自峻其道以示之,无令庸者其来浼我矣。贤者,亲而狎之,无过狎而失敬,则事无不举矣。举一官一职一将一帅,须其材德者,听众议以命公之,是非既无爽矣。人不可尽贤尽愚,汝惟器之。 【注释】 列:行列,位次。器:才质的特性。峻:抬...

临大事,断大义,正道以当之

临大事,断大义,正道以当之。若不能,即速退。中枢之地,非偷安之所。平心以应物,勿生妄虑。似觉非正,则速回之,使久而不失正也。敷奏宜直勿婉。应对无常,速机可以回小事,沉机可以成大计。 【注释】 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中枢:中央。敷奏:陈述奏言。应对:...

宰相者,上佐天子,下理阴阳,万物之司命也

宰相者,上佐天子,下理阴阳,万物之司命也。居司命之位,苟不以道应命,翱翔自处,上则阻天地之交泰,中则绝性命之至理,下则阻生物之阜植。苟安一日,是稽阴诛,况久之乎? 【注释】 苏瑰:字昌容,唐京兆武功(今陕西)人,唐中宗时名相,认为其子有宰相之才,故书此以宰相的...

能走者夺其翼,善飞者减其指

铭金人云:“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至哉斯戒也!能走者夺其翼,善飞者减其指,有角者无上齿,丰后无前足,盖天道不使物有兼焉也。古人云:“多为少善,不如执一,鼯鼠五能,不成伎艺。”近世有两人,朗悟士也,性多营综,略无成名。经不足以待问,史不足以讨...

国之用材,大较不过六事

夫君子处世,贵能有益于物耳,不徒高谈虚论,左琴右书,以费人君禄位也。国之用材,大较不过六事:一则朝廷之臣,取其鉴达治体,经纶博雅;二则文史之臣,取其著述文章,不忘前古;三则军旅之臣,取其断决有谋,强干习事;四则藩屏之臣,取其明练风俗,清白爱民;五则使命之臣,...

劝立其名,则获其实

或问曰:“夫神灭形消,遗声余价,亦犹蝉壳蛇皮,兽远鸟迹耳,何预于死者,而圣人以为名教乎?”对曰:“劝也,劝立其名,则获其实。”且劝一伯夷,而千万人立清风矣;劝一季札,而千万人立仁风矣;劝一柳下惠,而千万人立贞风矣;劝一史渔,而千万人立直风矣。故圣人欲其鱼鳞...

皆由言行声名,无余地也

人足所履,不过数寸,然咫尺之途,必颠蹶于崖岸,拱把之梁,每沉溺于川谷者,何哉?为其旁无余地故也。君子之立己,抑亦如之。至诚之言,人未能信,至洁之行,物或至疑,皆由言行声名,无余地也。吾每为人毁,常以此自责。若能开方轨之路,广造舟之航,则仲由之言信,重于登坛...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