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汪伦

2018-08-28 可可诗词网-李白 https://www.kekeshici.com

诗词简介
         桃花潭在泾县城西南陈村水库附近。潭在悬崖陡壁下,水深数丈,清澈见底。潭西岸怪石耸列,姿态万千;岸上老树古藤,山鸟呼喧。潭东岸白沙细石淤积成滩,滩上芦苇摇曳,芦叶萧萧。相传唐代天宝年间,当地豪士汪伦曾以此地有“十里桃花,万家酒店”而邀李白,白欣然而至,却不见桃花、酒店,汪伦说, “十里桃花”者言十里外有桃花渡口, “万家酒店”者指潭西有万姓酒店。李白大笑不已,留恋数日,临别作《赠汪伦》以答谢汪伦的盛情款待。桃花潭亦因诗人的吟咏而名传千古。今尚有“踏歌古岸”楼阁、酌海楼和纪念李白的文昌阁。李白此诗前半是叙事,后半是抒情,巧妙地借用潭水来表现与朋友的深厚情谊,特别是“不及”二字,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深为后人赞赏。
 

  • 原文
  • 拼音
  • 繁体
  •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 wànɡ lú shān pù bù 》 
    《 望   庐 山   瀑 布 》 
    .[ tánɡ ]. lǐ bái.
    .[ 唐   ]. 李 白 .
    lǐ bái chénɡ zhōu jiānɡ yù xínɡ , hū wén àn shànɡ tà ɡē shēnɡ 。 
    李 白  乘    舟   将    欲 行   , 忽 闻  岸 上    踏 歌 声    。 
    táo huā tán shuǐ shēn qiān chǐ , bù jí wānɡ lún sònɡ wǒ qínɡ 。 
    桃  花  潭  水   深   千   尺  , 不 及 汪   伦  送   我 情   。 
  •  
    《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 译文
  • 注释
  • 诗评
  • 【译文1】
    我乘船正要出发, 忽然听到了岸上有人在唱歌。
    桃花潭的水虽然有千尺深, 也没有汪伦对我的情谊重。

    【译文2】
    李白我乘上了船将要启程,忽然听见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桃花潭的水虽有百丈之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时的一片深情。

     

  • ①汪伦:李白在桃花潭附近村庄里结识的一个朋友。他给李白送行,不像一般人带着感伤的情绪,而是欢欢喜喜唱着歌来的。只有最了解李白豪放性格的人才能这样,难怪诗人要把他看成极知心的朋友了。
     
    ②踏歌:脚踏着拍子唱歌。
  •  
    【集评】 明·谢榛:“诗有四格,曰兴,曰趣,曰意,曰理。太白《赠汪伦》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此兴也。……”(《四溟诗话》)
     
    清·沈德潜:“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集》)
     
    清·于源:“赠人之诗,有因其人之姓借用古人,时出巧思,若直呼其姓名,似迳直无味矣。不知唐人诗有因此而入妙者,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皆脍炙人口。”(《镫窗琐话》)
     
    【点评】 此诗缪曰岂本《李太白集》注云:“白游泾县桃花潭,村人汪伦常酿美酒以待白。伦之裔孙,至今宝其诗。”如真是这样,那汪伦只是一个普通村民,与李白也非久交。可是李白被他那种真挚纯朴的感情真正地感动了,促使他写下了这一歌颂友情的千古名篇。李白一生交游甚广,其中不乏贤豪青云之士,而他同汪伦之间的友谊却能使人们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这不能不归功于这一首诗的广泛流传。
     
  • 赏析一
  • 赏析二
  • 赏析三
  • 【鉴赏导示】
     
    这是一首赠别诗。诗的后两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尤为人称道。“不及”二字,不用比喻,而用以物比衬手法,变无形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味,自然而情真。
     
    【鉴赏】
     
    这首诗,描写了友人送别时的情景,表达了对朋友的感激之情。
     
    天宝十四年,李白从秋浦前往泾县游桃花潭,当地人汪伦常酿美酒款待诗人,临走时,汪伦又来送行,李白作此诗留别。
     
    诗的前两句是叙事,写送行的场景。诗从离去者起笔,交待诗人辞别之行及辞别时间、行程方式。继而写送行者。展示了一幅离别的画面。“乘舟”表明诗人离别之行是循水道而行。“将欲行”是表明轻舟待发之时。这句诗使我们仿佛见到了李白正要离岸的小船向人们告别的情景。送行者是谁呢?次句不像首句那样直叙,而用曲笔,说只听见歌声。一群村人踏地为拍,边走边唱前来送行了。“忽闻”二字,说明这些举动出人意料。此句诗说得含蓄委婉,送行者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诗的后二句是抒情。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的地点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了一笔。桃花潭的水是那么清澈碧湛,更触动了诗人感激送行者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结句道出了一句:“不及汪伦送我情!”以物比衬,形象地表达了友人之间真挚纯洁的深情。
     
    【鉴赏要点】
     
    [1]名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2]比衬手法的妙用,以景初情。[3]语言清新,如行云流水。
  •     〔踏歌〕手拉手,两脚踏着节拍唱歌,是一种民间歌唱艺术。〔桃花潭〕在歙州泾县(今属安徽)西南。
     
          李白是一位富有感情的诗人,他冀望得到知心朋友,追求比金钱价值更为高贵的真诚、深挚的友情,“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赠友人》),因此,他的许多表现他和文友、知交之间坦率、恳至的友情的诗篇,具有一种沁人心肺的感人艺术力量,令人倾倒。
     
       《 赠汪伦》是描写友情的脍炙人口的名篇,语浅情深,意近神远,深得后人赞赏。李白在天宝十三、四载,往来于宣城各地,结识泾县人汪伦,往还甚密,他写过《过汪氏别业》二首。《赠汪伦》便是一首赠别诗。诗的首句,直叙其事,写李白即将离开泾县。次句用“忽闻”承接,写主人送客,未见其人,先闻歌声;这里用的是曲笔,诗人并没有直接描写主人汪伦的容貌、形态,却描写他带领村人踏地为节拍,唱着当地的歌谣来送行,用热烈欢快的场面,衬托汪伦深厚的情意。李白面对主人的盛情,内心很是激动,诗的三、四句,便是发抒他的由衷的感激之情的。谢榛说:“太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此兴也。”(《四溟诗话》卷二)桃花潭正是李白“乘舟将欲行”的地点,诗人即地起兴,以水之深喻情之深,巧妙地将送别地点与友朋的情感勾连起来,真挚地表达了诗人与汪伦间的深情厚谊。不说汪伦的友情好象桃花潭水一样深,却说“深千尺”的“桃花潭水”还不及汪伦送别我时的深情,那么,汪伦的友情该有多深呢?如此表情,语虽尽而意未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愈益耐人寻味。沈德潜评论这首诗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沈氏此解,真有见地。
  •      天宝十四载(755),李白从秋浦(今安徽贵池)前往泾县(今属安徽)游桃花潭,当地人汪伦常酿美酒款待他。临走时,汪伦又来送行,李白作了这首诗留别。
     
         诗的前半是叙事: 先写要离去者,继写送行者,展示一幅离别的画面。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将欲行”表明是在轻舟待发之时。这句使我们仿佛见到李白在正要离岸的小船上向人们告别的情景。
     
          送行者是谁呢?次句却不象首句那样直叙,而用了曲笔,只说听见歌声。一群村人踏地为节拍,边走边唱前来送行了。这似乎出乎李白的意料,所以说“忽闻”而不用“遥闻”。这句诗虽说得比较含蓄,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
     
          诗的后半是抒情。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
     
            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结句迸出 “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潭水已 “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更有多少深呢?耐人寻味。清沈德潜很欣赏这一句,他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显然,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这首小诗,深为后人赞赏,“桃花潭水”就成为后人抒写别情的常用语。由于这首诗,使桃花潭一带留下许多优美的传说和供旅游访问的遗迹,如东岸题有“踏歌古岸”门额的踏歌岸阁,西岸彩虹冈石壁下的钓隐台等等。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