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月歌

2022-11-24 可可诗词网-李白 https://www.kekeshici.com

诗词简介
            此诗作于李白二十余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上安州裴长史书》)之时,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其中连用五个地名,却丝毫不显堆砌,反而能唤起读者的联想。全诗感情明朗,节奏活泼,呈现出一种清新优美的意境。最后一句中之“君”字,有人认为是指蜀中亲友,分析全诗,并无思念亲友之意,故此说不妥。李白一生特别喜欢皎洁的月亮,有不少咏月之作,多为佳篇,宋代周邦彦《水调歌头》云:“何处今年无月,唯有谪仙(指李白)着语高绝莫能攀。”
 

  • 原文
  • 拼音
  • 繁体
  •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 《 é  méi shān yuè ɡē 》 
    《 峨 眉  山   月  歌 》 
    .[ tánɡ ]. lǐ bái.
    .[ 唐   ]. 李 白 .
    é  méi shān yuè bàn lún qiū , yǐnɡ rù pínɡ qiānɡ jiānɡ shuǐ liú 。 
    峨 眉  山   月  半  轮  秋  , 影   入 平   羌    江    水   流  。 
    yè fā qīnɡ xī xiànɡ sān xiá , sī jūn bú jiàn xià yú zhōu 。 
    夜 发 清   溪 向    三  峡  , 思 君  不 见   下  渝 州   。 
     
  •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 译文
  • 注释
  • 诗评
  • 【译文】 半轮峨嵋山的秋月呵,影入平羌江的水波之中,我连夜从清溪赶往三峡,虽然思念你,却见不到你的面容!
     
  • 【注释】 ①峨嵋:山名,在今四川省境内。②平羌:即青衣江。源出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而入岷江。③清溪:即清溪驿。在今四川省犍为县。三峡:即瞿塘峡、巫峡、西陵峡。渝州::即今四川省重庆市。
  • 【集评】 清·王琦:“王凤洲曰:此是太白佳境,二十八字中有峨嵋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使后人为之,不胜痕迹矣。益见此老炉锤之妙。王麟州曰:谈艺者有谓七言律一句中,不可入两故事,一篇中不可重犯故事,此病犯者固多,拈出亦见精严,吾以为皆非妙悟也。作诗到精神传处,随分自佳,下得不觉痕迹,使一句两入,两句重犯,亦自无伤。如太白《峨嵋山月歌》:四句入地名者五,古今目为绝唱,珠不厌重。蜂腰鹤膝,双声叠韵,沈休文三尺法也,古今犯者不少,宁尽汰之耶?”(《李太白全集》卷七)
     
    清·沈德潜:“月在清溪山月之间,半轮亦不复见矣,君字即指月。”(《唐诗别裁》卷二十)
     
    清·金献之:“王右丞《早朝》诗,五用衣服字;李供奉《峨嵋山月歌》五用地名字;古今脍炙。然右丞用之八句中,终觉重复;供奉只四句,而天巧浑成,毫无痕迹,故是千秋绝调。”(《唐诗选脉会通》)


    此是太白佳境。然二十八字中,有“峨眉山”、“平羌江”、“青溪”、“三峡”、“渝州”,使后人为之,不胜痕迹矣,益见此老炉锤之妙。(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四)
     
    “君”者,指月而言,清溪、三峡之间,天狭如线,即半轮亦不复可观矣。(唐汝询 《唐诗解》)
     
    “君”指月。月在峨眉,影入江流,因月色而发清溪,及向三峡,忽又不见月,而舟已直下渝州矣。诗自神韵清绝。(黄叔灿《唐诗笺注》)
     
    此就月写出蜀中山峡之险峻也。在峨眉山下,犹见半轮月色,照入江中。自清溪入三峡,山势愈高,江水愈狭,两岸皆峭壁层峦,插天万仞,仰眺碧落,仅余一线,并此半轮之月亦不可见,此所以不能不思也。“君”字,指月也。(李锳《诗法易简录》)

  • 赏析一
  • 赏析二
  • 赏析三
  •             这首歌咏峨眉山月的作品,写于开元十三年(725)诗人出蜀之时。全诗写诗人由清溪出发,经三峡下渝州的夜中所见,抒发了热爱峨眉山和眷恋山月、思念友人的深情。首二句从峨眉山月写起,以清丽的笔触,描绘了秋天月夜的峨眉山宁静、秀美、迷人的景色。山月相映,洁净幽深,影入江流,波光生辉。着一“秋”字,既点明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又形容了月色之美; “半轮”则让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而“入”和“流”构成的连动式谓语更把月映清江的美景、秋夜行船的感受一并托出,非亲临其境,难以写得如此空灵之妙。

             三、四句写夜发清溪,从特定的月夜出发,进一层表现他对峨眉山月的眷恋之情。在清溪尚可见到平羌江月影,而进入三峡时,“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迭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见不到峨眉山月,自然更添思念之情,诗人正是带着这种思情而“思君不见下渝州”的。尽管短小的绝句在表现时空变化上颇多限制,但这首二十八字的绝句,却超越时空,把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等地名依次变换,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真是驰骋自由,在万首唐人绝句中亦属仅见。由于作者把峨眉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贯穿全诗,成为诗情的触媒,填补了时空跨度大造成的割裂。因此,全诗地名凡五见,共十二字,而不觉琐碎呆板,语言浅近而仍意韵悠长,显示出李白卓绝的艺术成就。
     
  •       这首诗以峨眉山月为象征,抒发了年青诗人初离蜀地时对故乡的深切依恋之情。
     
            开篇二句写景。首句正面写月,是仰望;次句转写月影,是俯视。就在这一仰一俯之间,一幅既宁静和谐又充满动感的月夜图景便呈现在人们面前。月非圆月,只有“半轮”,令人想见一弯新月高挂夜空的景象;而且是半轮“秋”月,更见其皎洁、柔和,给人一种亲切之感;尤为奇妙的,这竟是“峨眉山”之月。“峨眉天下秀”,它那秀美的身姿,配上这半轮秋月,整个境界真是美极了。平羌江在峨眉山东北,故可映出山与月的倒影。“影入”,一笔将天上景与水中影勾通,形成视角距离与心理距离的转换;“水流”,既是水在流,也是入水之影在流,由此见出观景之人正在移动。这样,一方面构成了场景的轻灵动荡,一方面也为下句的秋夜行船埋下了伏笔。
     
          最后二句写情。“夜发清溪向三峡”,点明诗人行踪,初看好象与峨眉山月无关,然而下面一个“思君”,轻笔一点,精义全出。清沈德潜解得好:“月在清溪、三峡之间,半轮亦不复见矣。‘君’字即指月”(《唐诗别裁》)。这样看来,诗人是以不写而写的手法,来突出月在心中的地位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人对故乡有着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在他“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之际变得益发炽烈,他把这满怀情意都寄寓在峨眉山月上,而峨眉山月适足以成为他心中故乡的象征。因此无论是高空的半轮秋月,还是随水流动的皎洁月影,都渗透着他对故乡无比依恋的情怀。可是,船至清溪、三峡之间,明月突然消失了,当此之时,他怎能不感到怅然若失而又倍加怀恋呢?“思君不见下渝州”,无限情思,跃然纸上。
     
           这首诗,情与景高度融合,自不待言。值得注意的是,全诗只二十八字,竟连用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五个地名,却毫无堆砌之感、斧凿之痕,既照顾了写景抒情,又交待了诗人行踪。难怪前人一再称赏,谓之“天巧浑成”、“千秋绝调”。
  •  
          重读编者约我写点感想的《峨眉山月歌》,再次觉得李白对壮丽景 色的描绘方式的活泼和自由。
     
             前半首“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分明可见诗人观 月没有确定的立足点。后半首“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诗人视点的跳动性自身也很有趣。虽说这首诗也是诗中有画的,但他 那诗里的画意与西洋画的焦点透视大不相同。就诗人对自然景色美的 主观感受的表现来说,不受视点约束的这种形式特征,使我联想到峨 眉山的猴子,联想起它们在树梢上跳跃前进,只见树冠的波动而看不 见它们的身影,给人造成来去无踪的幻觉,似乎也有诗人构思般的敏 捷、轻快、活泼和自由的美。
     
        “峨眉山月半轮秋”的意象,好象李白其它咏月之美的诗句“山 衔好月来”或“明月出天山”那样,仿佛也有观月的视点的确定性。 但接着那句“影入平羌江水流”,却象李白其他咏月之美的诗句“明 月出海底”或“月色不可扫”那样,不只很难确定观月的诗人的立足 点,而且诗人心目中的月形、月色、月影,显得和诗人心境的关系难 分彼此。在下半首“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里,那月的 意象更显得惝恍迷离,捉摸不定。景色的虚幻性和空灵性令我神往, 这是我觉得诗创作多少带点调皮的稚气的原因。
     
           写到这里时老伴催我吃早饭,我说要吃饭先得答应一个条件:猜 一猜最后那句诗里的“君”是指谁。也许她猜到我提出的这个问题也 有点调皮,想了一想才说,不象是指诗人的朋友而是指峨眉山月吧? 我说,你猜对了一大半,还有一小半没有猜对——诗人怀念的月即是 他的朋友;他之于月,也象“山月随人归”那样是物我一体的。然而 这种关系在李白诗里的表现显得清空而不质实,虚幻而非凝固,所以 这么空灵的诗句对读者才具备接受诱发从而体验诗人情感的魅力。如 果说读诗和写诗一样需要一点“猴气”,可以说李白这样的诗篇也具 备培养读者的“猴气”的积极意义。正如不是一切主体性都值得肯定 那样,不是一切“猴气”都值得肯定; 峨眉山上的猴子的调皮,不都 具备美的诗意。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