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忆李白

2018-09-23 可可诗词网-杜甫 https://www.kekeshici.com

诗词简介
当时杜甫35岁在长安,对前辈李白表示敬慕而写的诗。最 后“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之句,是作者想到李白与他在鲁郡石门分手时 的诗句:“何言石门路,重有金樽开”而写的。句中饱含着对李白的一片敬仰 之情。杜甫与李白初遇时是天宝三年(744年)杜甫33岁,李白44岁。当时 正值杜甫应试不中,李白也被赶出宫廷,两人均处于失意之中。于东都洛阳见 面。其后,他们各浪游各地。以后尽管他们未再见面,而杜甫一生都在思念 李白,期待重逢之日。杜甫思念李白的诗遗有15篇。
 

  • 原文
  • 拼音
  • 繁体
  • 《春日忆李白》
    .[唐].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 《 chūn rì yì lǐ bái 》 
    《 春   日 忆 李 白  》 
    .[ tánɡ ]. dù fǔ.
    .[ 唐   ]. 杜 甫.
    bái yě shī wú dí , piāo rán sī bù qún 。 
    白  也 诗  无 敌 , 飘   然  思 不 群  。 
    qīnɡ xīn yǔ kāi fǔ , jùn yì bào cān jūn 。 
    清   新  庾 开  府 , 俊  逸 鲍  参  军  。 
    wèi běi chūn tiān shù , jiānɡ dōnɡ rì mù yún 。 
    渭  北  春   天   树  , 江    东   日 暮 云  。 
    hé shí yì zūn jiǔ , zhònɡ yǔ xì lùn wén 。 
    何 时  一 樽  酒  , 重    与 细 论  文  。 
     
  • 《春日憶李白》
    .[唐].杜甫.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
    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
    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
    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
     
  • 译文
  • 注释
  • 诗评
  •  
    【译文】 李白的诗没人可以并比,李白其人飘然若仙卓尔不群。象诗风清新的北周庾信,象那俊逸豪迈的南朝鲍参军。渭北那春天的树呵! 江东日暮时分的云。何时共饮一杯酒,我与你重在一起细细地品诗论文?
  • ① 白也: “也”语助词,招呼名字能给人以更亲切的感受。
     
    ②飘然: 超尘脱俗,无与论比。
     
    ③庾开府:北周诗人庾信(513—581年) 与徐陵并称徐庾体。其诗艳 丽,在北周后开清新诗风。开府为官名。
     
    ④俊逸: 指诗才卓越,出类拔萃。鲍参军:指南朝宋的诗人鲍照(421— 465年)。曾任临海王的参军。
     
    ⑤渭北:渭水之北,指长安。长安本在渭水之南侧,但此处相对“江东” 而言,称“渭北”。
     
    ⑥江东: 长江下游东部地区,当时李白漂流此地。
     
    ⑦细论文: 仔细研究文学。
     
  •  
    【集评】 明·王嗣爽:“前四句真传神手,至今李白犹在。五、六但即彼己所在之景,而怀自可想见; 所以怀之者,欲与 ‘论文’ 也。公向与白同行同卧论文旧矣,然于别后自有悟入,因忆向所与论犹粗也。白虽 ‘不群’,而竿头尚有可进之步,欲其不以庾、鲍自限,而重与 ‘细论’也。世俗之交,我胜则骄,胜我则妒,即对面无一衷论,有如公之笃友谊者哉?” ( 《杜臆》)
     
    清·黄生:“从来怀人之作,多因时物以起兴,但出景不同,则系其人之手笔,如此诗,本以 ‘清新’、‘俊逸’ 目李,五、六二语,不必有意拟似,觉 ‘清新’、‘俊逸’ 四字意象浮动其问,此以神遇,不以力造者也。”( 《杜诗说》卷四)
     
    清 ·吴瞻泰:“严沧浪谓少陵之诗法如孙、吴,太白之诗法如李广,意谓一密一疏也。观此诗全以法胜,而五、六两句,一己一彼,藏意于景,又何尝不疏耶!” ( 《杜诗提要》卷七)
     
    清·浦起龙:“此篇纯于诗学结契上立意。方其聚首称诗,如逢庾、鲍,何其快也。一旦春云迢递,‘细论’无期,有黯然神伤者矣。四十字一气贯注,神骏无匹。” ( 《读杜心解》)
     
    清·杨伦:“首句自是阅尽甘苦上下古今,甘心让一头地语。窃谓古今诗人,举不能出杜之范围; 惟太白天才超逸绝尘,杜所不能压倒,故尤心服,往往形之篇什也。” ( 《杜诗镜铨》)
     
  • 赏析一
  • 赏析二
  • 赏析三
  •  
     
    杜甫与李白友谊甚笃,从他们相互赠和中就可以看出,尤以此诗表达得最清楚。
     
    从起联“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到颔联“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四句,全赞李白,从诗思到诗风,恰如其分。起联是对李白的人和诗的概括,颔联承之,进一步以比拟手法,加以具体说明。杜甫为诗,与其作人一样,从不阿谀奉承。这里,以“诗无敌”三字,对李白在诗坛的地位,全面肯定,一锤定音,是十分不容易的。“无敌”的理由安在,杜甫接着以“飘然思不群”一句回答了这一问题。飘然,是指李白的思想,即通常我们所说的“思维”,旧的说法是“诗思”。诗思为什么是“飘然”,可见杜甫已经认识到思维的跳跃、活泼这一特性,而思维的跳跃和活泼,正是诗的思维方式,或者说“形象思维”方式的特征。李白的诗,浪漫主义气味很浓,又几乎全用形象思维,而且是天上、地下、古往今来,以及宇宙、自然、天象、神鬼等等,随手拈来,供其驱使,辄成妙句,当然非形象思维莫办,尤其是非具备有跳跃、活泼的形象思维的“诗思”莫办。“诗无敌”、“思不群”的含蕴应在于此。
     
    庾开府,指庾信(513~581),北周人,字子山,南阳新野人。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因思念南方,其晚年之作,一变原来的绮丽之风,多见沉郁,以《哀江南赋》为最著名。杜甫对庾信晚年作品很佩服,所谓“清新”正指其晚年一扫绮丽之风而言。所谓“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词赋动江关”(杜甫《咏怀古迹》)正是指此。清新,不仅是杜甫对庾信的评价,也是杜甫对李白诗风的赞扬。鲍参军,指鲍照(414~466),南朝宋东海人,字明远。曾作过临海王刘子的前军参军,工诗文,与齐谢朓齐名,世称鲍谢。鲍照诗文赡远遒丽,俊逸多姿。杜甫“赋诗何必多,往往凌鲍谢” (《遣兴·十五》),即是指此。杜甫对于前朝文人,十分崇拜庾信和鲍照,故而以李白和他们相比,是对李白的推崇。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乃用比兴手法,以寄托作者对李白的怀念。其时大约杜甫正居渭北,而李白则浪迹江东。这里,渭北与江东只是二人行踪的一个泛指,不必斤斤考证其具体所指。比如有人迳指江东为“浙江以东,即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就未免太拘泥了,不一定符合当时实际。诗句是说:我在渭北,而你在江东。我看见渭北春天的树,就会想到你也一定对着江东日暮的云而想念着我;反过来也是如此。总之,触景生情,睹物怀人,以景托情,因情见思,缠绵悱恻,感人肺腑,故成名句。
     
    结联回到思念本题。《杜臆》指出: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两句中的“细”字,“对三、四句看,自我微意”,这里所说的微意,是说如果能再相对酌,细与论文的时候,杜甫一定要指出:你的诗清新像庾开府,而俊逸之处则有似鲍参军。我们认为,这个理解大体上是正确的。
  •  
     
     
     
    此诗当为天宝五载(746)杜甫在长安时作。李白于天宝三载被排出长安,东行经洛阳时与杜甫相遇,后在齐鲁同游赋诗,结下深厚友谊,杜甫于次年转回长安,李白亦往游江东。杜甫比李白年少十一岁,此时李白已诗名显著,故杜甫与李白别后,钦慕之情,至为殷切,四载冬即有《冬日怀李白》,五载春复作此诗。前诗旨在表达与李白之友谊及叙写其生活情趣,此诗则集中表示对其诗歌之高度赞赏。
     
    诗的首联总赞李白诗的卓异所在。次句则进而总赞李诗之精神特点,此五字实深得李诗之妙境。“思”在这里用作名词,读去声,即情思。“飘然”形容李诗之风貌,“思不群”言其情思之表现。李白在天宝五载前诗如《襄阳歌》 、《蜀道难》 、《行路难》 、《乌栖曲》 、《将进酒》诸篇,其他如“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皆足当此语。后人在这方面的评述甚多,如皮日休的《刘强枣碑文》云: “吾唐来有业是(按:指诗) 者,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读之则神驰八极,测之则心怀四溟,磊磊落落,真非世间语者。”这段较早的评语,甚为精要,足为代表,亦可作“飘然思不群”的注脚。
     
    次联则具体比喻地赞扬李诗的艺术风貌,其清新似庾信,俊逸如鲍照。庾信在北周仕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其咏画及描写自然景物诸诗,辞藻清新,与李白后来称人而实自道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艺术丰神实相类似。鲍照仕刘宋朝,终于临海王子顼前军参军,其诗精朗雄健,杰出于南朝诗坛,萧子显以传统的保守眼光,诋其“发唱惊挺。操调险急,雕藻淫艳,倾炫心魂”,正是其卓越所在,杜甫从正面目为“俊逸”,二者意实相反相成。在李白诗中,可明显看出鲍照的踪影,尤其在乐府方面。张溥《鲍参军集题辞》云: “诗篇创绝,乐府五言,李、杜之高曾也。”杜甫以鲍拟李,实则他自己承受鲍的影响也很多。这联是杜甫对李诗的品评,是符合李诗某些方面的情况的,应与“飘然思不群”结合着看,乃较全面。后来有人说“少陵于太白,仅比以鲍庚”,至以“细论文”为“讥其才疏”,实为“瞽说”。(见中华书局版《杜诗详注》53页)
     
    三联则就二人阔别所在之地,从对眼前景物的联想中致其对李白的向慕之情。“渭北”乃杜甫此时所在的长安,本来长安在渭水之南,此“渭北”也可解为渭流的北方地域,其中即包括长安,或杜甫此时适在渭水之北。“江东”在旧日习称中乃指浙江之东会稽(今绍兴市)地区,李白此时正游到的地方。这二句意谓,这时只能在渭北春天的树下,企望着江东方面的云彩,想着好友就在那一片暮云之下,言外流露着 “爱而不见”之感。春树暮云,相蔚映发的空阔光丽的自然物象中,融注着诗人无限的深情。
     
    末联从三联生出,归到与首联相关的意旨上。上联既表达了相思之情,当然希望重逢有时,而且二人友情最相契的在于诗,好友重逢,共举着酒杯,交流对于诗文的心得,多么快意啊! 这联绾合友情诗思,结得完密有力。这里“论文”主意在论诗,用 “文”字为了协韵,也避免与首句的 “诗”相重复。“共论文”应如陶渊明 《卜居》诗所云: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友朋会处之乐,无尚于此。王嗣奭在 《杜臆》 中说: “公与白同行同卧,论文旧矣,然于别后另有悟入,因忆向与所言,犹粗而未精,思重与论之,此公之笃于交谊也。”可谓深得杜甫旨趣之言。
     
    本诗为一首辞调工整的五言律诗,发端一联从李诗的大处着眼,赞得词气飘洒,与李白的风度适相称合。次联紧承首联之意,具体展开三联转到友情,尾联双关诗友两方面,总束全篇,情思天矫,游刃于规矩之中,自成佳构。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