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

2023-05-25 可可诗词网-杜甫 https://www.kekeshici.com

诗词简介:公元763年为唐代宗广德元年,这一年杜甫五十二岁。这一年,他先是在梓州,听说官军大胜叛军,便写下了著名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喜悦之下便欲还都,不久又想东下吴楚。其间曾经到阆州(今四川阆中)。在这儿,他听到了吐蕃进犯的消息,于是心忧国家的杜甫写下了这首《岁暮》诗。

  • 原文
  • 拼音
  • 繁体
  • 《岁暮》
    .[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 《 suì mù 》 
    《 岁  暮 》 
    .[ tánɡ ]. dù fǔ.
    .[ 唐   ]. 杜 甫.
    suì mù yuǎn wéi kè , biān yú hái yònɡ bīnɡ 。 
    岁  暮 远   为  客 , 边   隅 还  用   兵   。 
    yān chén fàn xuě lǐnɡ , ɡǔ jiǎo dònɡ jiānɡ chénɡ 。 
    烟  尘   犯  雪  岭   , 鼓 角   动   江    城    。 
    tiān dì rì liú xuè , cháo tínɡ shuí qǐnɡ yīnɡ 。 
    天   地 日 流  血  , 朝   廷   谁   请   缨   。 
    jì shí ɡǎn ài sǐ , jì mò zhuànɡ xīn jīnɡ 。 
    济 时  敢  爱 死 , 寂 寞 壮     心  惊   。 
  • 《歲暮》
    .[唐].杜甫.
    歲暮遠為客,邊隅還用兵。
    煙塵犯雪嶺,鼓角動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誰請纓。
    濟時敢愛死,寂寞壯心驚。
  • 译文
  • 注释
  • 诗评
  • 作客异乡,年关已经临近;边防前线,战争还在进行。
    警报传来,敌人进犯雪岭;军鼓号角,响声振动江城。
    前方将士,日夜流血牺牲;朝廷大员,可有一人请缨?
    国难当头,岂敢吝惜性命;报效无路,空有一片豪情!
  • ①“岁暮”句:这年十二月作者客居梓州。
    ②雪岭:即西山,在成都西面,因终年积雪得名。
    ③江城:指梓州城(今四川三台县),梓州滨临涪江。
    ④请缨:将士自告奋勇请命杀敌,语本《汉书.终军传》:“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 赏析一
  • 赏析二
  • 赏析三
  • 公元763年为唐代宗广德元年,这一年杜甫五十二岁。这一年,他先是在梓州,听说官军大胜叛军,便写下了著名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喜悦之下便欲还都,不久又想东下吴楚。其间曾经到阆州(今四川阆中)。在这儿,他听到了吐蕃进犯的消息,于是心忧国家的杜甫写下了这首《岁暮》诗。
     
    首联交待诗人客居他乡,在岁暮之际,听到了边境传来的外族入侵的消息。刚刚经历了安史之乱的诗人,是多么希望国家安定,人民能够安居乐业呀。可是内忧尚未完全平息,外患又接踵而至。所以首联看似平淡的叙述语气中,却包含了忧国忧民的诗人多么沉重的心境!
     
    颔联以“烟尘”和“鼓角”来借代战争,战争的烽烟笼罩了雪岭,鼓角声声也震动了江城,一个“犯”字,一个“动”,写出了诗人听到外敌入侵后内心受到的强烈冲击,把诗人心系国家百姓的那份真挚情感蕴含其中。
     
    颈联先写“天地日流血”,天地间日日有人在流血(或解为“连‘天地日’都在流血”),战争带来的血腥,是多么惨不忍睹啊!接着作者发出自己的担忧之声:“朝廷谁请缨?”经历安史之乱后,国家一片乱象,如今面临强敌入侵,还会有人请缨杀敌吗?
     
    尾联先来一个反问句:“济时敢爱死?”一个真正心系国家的人,是不会顾及个人生死荣辱的,为了拯救国家民族、天下苍生,只会奋不顾身,投身于保家卫国的血雨腥风之中。最后一句“寂寞壮心惊”,点出了诗人此时的心境。“寂寞”二字,有两层含义:一是诗人此时独自客居阆州,确实孤单寂寞;二是诗人有报国之心,却无从施展,只能独自寂寞。然而诗人毕竟是一个忧国忧民的诗圣,尽管年过半百,他的胸中依然跳动一颗不已的“壮心”!一个“惊”字,把他那颗报国的“壮心”在听到外敌入侵之后,砰然一动,豪情顿起的心情表露无遗。
     
  • 这首诗的艺术手法也很有特色,如借代修辞手法,颔联中的“烟尘”代边境战争;与后文“鼓角”相应,从视角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而且还运用了用典的修辞手法,如“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杜甫对国事的深深忧虑。
     
    首联“岁暮远为客”,“远”字不是对成都草堂言,而是对河南老家言。诗人流寓西蜀,一直过着寄人篱下的羁旅生活,故有“远为客”之叹。但是西蜀一隅也仍然不平静,所以接下去便说“边隅还用兵”。“还用兵”之“还”字,有仍然之意,言自己虽避地西蜀,暂得一席安身之所,没想到这里仍有战争。另外,“还”字又有又、复意,意谓中原战事未了,川中徐知道叛乱刚平,而吐蕃之侵袭又至,战乱似永无宁日。
     
    颔联“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二句承上“用兵”,具体写吐蕃侵蜀之事。“烟尘”,吐蕃兵马过处尘土蔽天,代指吐蕃军队。“鼓角动江城”写备战情形。“动”字既显出战争的紧迫,形势的严重,又写出吐蕃入侵给社会带来的动荡。这一联相当警策生动,前句写雪岭,后句写江城;前句写吐蕃,后句写唐军;前句是所闻,后句是亲见;一远一近,概括而形象地写出吐蕃来势之猛和在社会上引起的震动。
     
    颈联“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此句既指吐蕃入侵以来的情况,又是对安史之乱以来时局的高度概括。在内忧外患的夹击下,人民天天都在流血,在呻吟,国家处于十分危急之中。“朝廷谁请缨”一句,是杜甫对当时那些贪禄恋位、庸懦无能的文武大臣的讽刺和责问,表现了他深深的失望和愤怒。
     
    尾联“济时敢爱死”,为济时活民,岂敢爱惜一己之性命而苟且偷安,杜甫是希望“请缨”的,但是虽有捐躯之志,却无报国之门。自从疏救房培,他被朝廷冷落,流寓西蜀,寄人篱下,连生活尚且经常发生危机,哪有机会和条件过问国事。“寂寞壮心惊”,在客居边隅的寂寞岁月中,壮志一天天消磨,每想及此,诗人便感到愤激,不由得拍案惊起,心如刀割。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