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 古代祭祀传承的研究

    日本民俗学专著。1985年6月由雄山阁发行所发行。作者山上伊豆母,大正十二年出生于京都市,现任帝冢山大学教......

  • 古尔邦节

    伊斯兰教传统年节。古尔邦在阿拉伯语中称作“尔德”,也称“尔德·艾祖哈”。“尔德的意思是节日, “古尔邦......

  • 米德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曾就学于巴纳德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得到了著名人类学家博厄斯的指教。1925年赴萨摩亚进......

  • 古兰经

    伊斯兰教经典。古兰为阿拉伯文的译音,亦有译作可兰者,意思是诵读,古兰经即用以诵读的经典。全书114章,内容......

  • 论衡

    哲学著作,也是一部反映和保存民俗资料较多的书。东汉王充撰。全书共30卷。其中《感虚篇》、《骨相篇》、《......

  • 古勃纳提斯

    意大利文学史家、民俗学家和民族学家。他从事神话学的研究,特别是研究欧洲神话和东方神话的联系。他根据阿......

  • 设帨·悬弧

    中国古时,凡生女孩,产房门的右上方需挂以佩巾,作为生女的标志,并希望女孩日后能尽职尽责地操持家务。与此相......

  • 本尼迪克特

    美国人类学家、民族学家、民俗学家。1904—1909年就读于纽约城的佛沙尔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1919年入哥伦......

  • 那达慕大会

    游艺民俗。中国内蒙、黑龙江、新疆等地的蒙古、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少数民族的传统盛大集会,一般在夏......

  • 阴宅

    坟墓的别称。在中国旧时,人们认为人的灵魂是不死的,人死之后,灵魂进入阴界,归其土中真宅寓居。《礼记·杂记......

  • 本杰明·阿尔伯特·波特金

    美国民俗学家。1931年在内布勒斯加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21—1940年在俄克拉荷马大学任教。曾任朱丽叶罗森......

  • 阴媒

    中国北方一种特殊的风俗。指男女在青壮年死去之后,有人为他们作媒,合葬在一起,使成为夫妻者。此风俗在中国......

  • 击棒壤

    中国民间儿童竞技游戏,明、清时,江南极为流行。古代秣陵童谣说:“杨柳青,放风筝;杨柳黄,击棒壤。” “击棒......

  • 收获祭

    台湾高山族庆丰收的祭祀活动。又称为“祖灵祭”和“五年祭”。每当稻谷成熟,便选择吉日,各家奉上牲酒以祭神......

  • 击球

    亦称“击鞠”、“打球”。中国旧时汉族及北方民族的岁时娱乐习俗。起源甚古,据史籍记载,唐宋时已盛行。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