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童话故事

2019-06-01 可可诗词网-初中作文实例 https://www.kekeshici.com

        【题目】
        写童话故事,要求想象丰富,记叙与描写结合。参考题目:
        1.骄傲的公鸡
        2.不听劝告的小黑猫
        3.勤劳的蜜蜂
        4.鲤鱼跳龙门
        【审题】
        四个参考题目,可分两类。《骄傲的公鸡》、《不听劝告的小黑猫》,要突出公鸡的骄傲、小黑猫的不听劝告,以及“骄傲”、“不听劝告” 的害处,起到劝谕作用; 《勤劳的蜜蜂》、《鲤鱼跳龙门》,要突出蜜蜂的勤劳,小鲤鱼的持之以恒,或虚心学习,或乐于助人,或炼过硬本领,或坚强毅力等优秀品质,起到教育作用。
        【构思】
        一、“三统一”
        童话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幻想,塑造艺术形象,来反映和表现生活。学写童话,关键就是要善于幻想和进行艺术虚构。在幻想和虚构过程中,要力求做到幻想和现实的统一,所写对象固有的或可能有的特性和人的某一方面的特性的统一,写作的立足点和角度的前后统一。
        首先,幻想与现实要统一。
        整个童话故事虽然是想象的产物,但是,童话所塑造的艺术形象的思想、言行,可以在社会生活中找到依据。童话中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完全允许会思想,有行动,因为这是幻想;但它们的特性、相互关系、生存环境,又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依据。因此,写童话也离不开观察和体验现实生活。比如要写一篇反映骄傲自满的害处的童话,就要观察和体验现实生活中骄傲自满的种种表现,以及它造成的危害,并且观察有关动植物的习性、生存环境,掌握它们固有的特点。
        其次,所写的对象固有的或可能有的特性与人的某些特性要统一。
        童话往往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把动植物或其他事物当作人来描写。运用拟人化手法所描写的艺术形象,应该既符合所写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的特性,又符合人的某些方面的特性。比如,现实生活中骄傲自满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别人的长处; 目中无人,听不进忠告。谦虚的人,既能发挥自己的长处,又能看到自己的短处,还能看到别人的长处。假如你以动物为童话的主人公,不管是骄傲的,还是谦虚的,他们的“长处”或“短处”,都应该是自然界中这些动物所可能有的。这样才能通过幻想,把自然界“社会化”,把社会生活“童话化”,创造出突破时空限制和人物界限的奇妙的童话境界来。
        再次,写作的立足点和角度,前后要统一。
        童话要把“物”幻想成“人”,要让它们像人那样活动起来,需要编织出有趣的故事情节。虚构故事情节时,作者要改变自己的“身份”,把自己也幻想成为“物”,使自己 “童话化”,并以此为立足点,从“物”的角度进行描述。如果叙述的立足点和角度前后不统一,时而在动植物一边,时而在人的一边,那么,故事情节往往会前后矛盾。高尔基曾写过一篇童话《小麻雀》,其中有一段妙趣横生的描写:一个庄稼汉走过,小麻雀说,他翅膀上的毛都让猫咬掉了,光剩骨头。麻雀妈妈说,这是人,人都没有翅膀。人是不用翅膀的,他们净用脚跳。这完全是麻雀眼中的“人” 的描写。小麻雀以为人应该像他一样有翅膀。麻雀妈妈虽然知道人是没有翅膀的,但也以为人应该像她一样,“净用脚跳”。这段绝妙的描写,对我们明确幻想中的立足点,正确选取叙述的角度,是很有启发的。
        二、拟人体童话,拟人化想象构思法。
        童话的形式丰富多采,有拟人体童话,人物童话,知识童话等。拟人体童话是以动植物、无生物为主人公的童话。学写拟人体童话,要注意“物” 与 “人” 的融合,统一为 “拟人的形象”; 要避免单纯写成“人”,而不是人格化的事物。四个参考题目,都属于拟人体童话,可采用拟人化想象构思法。拟人化想象,就是把“物”幻想成“人”,让它们像人那样活动起来,想象编织出有趣的情节。想象构思情节时,要改变自己的“身份”,把自己想象为有关动植物,使自己成为故事中动植物“形象”中的一员,以此为立足点记叙描写。拟人体童话的“形象”,应该既有所写的动植物的特性,又有人的某一方面的特点,把幻想与现实统一起来。
        鲤鱼跳龙门是民间传说,著名童话作家金近在1956年创作了《小鲤鱼跳龙门》,这既可作构思的借鉴,又为构思增添了难度。有一位同学写的童话结尾是: “至于鲤鲤终于跳过了龙门,那是他发奋之后的事,暂且不提。”既然著名作家已经写了“跳过”龙门,那么就写“跳不过”吧,这正是构思新颖之处。
        开头交代环境、人物,故事的开端:
        在浩瀚的波波湖里有一位跳高天才小鲤鲤。他弹跳出色,飞腾时犹如闪光的火箭从湖面直冲云霄,被誉为 “天下第一”。从此,这个巨星经常被热情的崇拜者邀请,成天忙着社交。一次,他偶然得知梯梯湖上有一座龙门,传说跳过了能成“龙”,但迄今奇迹还未出现。鲤鲤决心跳过龙门以扬名天下。接下去写故事的发展,虽然是幻想,但很有现实感:
        第二天,他就开始了训练。可朋友们认为跃过龙门不在鲤鲤话下,他的当务之急应该是大造舆论,说得鲤鲤连连点头。鲤鲤的吹鼓手们将“鲤鲤勇跳龙门” 的告示贴满了大街小巷。鲤鲤也亲自出马约了 “波波湖报” 的记者给自己拍巨幅照片,另刊一版的评论文章。随后又广邀名流赴宴,以取得各界同仁的大力支持。波波湖上微风鼓浪,期待着奇迹的出现。不止一次鲤鲤梦见自己跃过了龙门,身边闪烁着一片闪光灯影。
        高潮是“跳龙门”,结局可想而知: 可惜平时吃喝玩乐,哪顾得上训练,功夫荒废了,终于重重地跌入湖中。鲤鲤因为羞愧、愤激,脸越涨越红,连眼中也似要流出血来。
        最后,从故事中引出教训,发人深思:
        从此,鲤鲤的身子变红了,永远记录着这一次惨败,但他却明白了:将希望寄托在别人的吹捧之上是注定要失败的。
        《骄傲的公鸡》,应以公鸡为主人公,他的性格特点是 “骄傲”,故事的主旨应表现骄傲的害处,劝戒人们不要骄傲。下面是初一学生的习作《公鸡与蟋蟀》。
        从前,有两只蟋蟀。一天,他们在路上碰见了,互相吹起牛皮来。
        一只蟋蟀说: “喂,我昨天吃了一条鱼。”
        另一只说: “这算什么,我前天吃了一只公鸡。”
        这话正好被一只红冠大公鸡听见了,他冲过来,大喊一声: “看你们往哪儿跑! ” 那两只蟋蟀吓呆了,被公鸡一口一个吃掉了。
        这事被一个小孩看见了,就编了两句诗:
        “两只蛐蛐吹牛皮,
        双双进入鸡肚里。”
        不久,这两句诗,人人都知道了,那只公鸡也知道了,于是就骄傲起来,他再也不去找食了,专吃蟋蟀。
        有一天,一只小蟋蟀正在草丛中玩,被那公鸡看见了,公鸡得意地慢慢地走过去说: “你不怕我把你吃了? ”
        那只小蟋蟀说: “你就是那只专吃蟋蟀的公鸡吗? ”
        “不错,你快快自己跳进我嘴里,省得我再费力气。”
        “不,你如果和我斗,我一定能斗胜你。”
        “好。” 公鸡还是头一次碰见有敢和他作对的蟋蟀,就冲过去,对准蟋蟀一啄,啄住了。忽然听见身后传来笑声,只见刚才那只蟋蟀在身后笑他。
        公鸡再一看自己啄住的东西,原来是一块石子,公鸡气极了,扔掉石头,又扑向蟋蟀; 仔细一看,蟋蟀又没了。他四处寻找,忽然觉得冠上很痛。原来,是那只小蟋蟀在咬他的冠。他想把蟋蟀啄下去,但啄不着,又用劲地摇头,想把蟋蟀摔下来,但没成功。
        最后,公鸡只得讨饶,答应不再吃蟋蟀,那只小蟋蟀也跳下来,三蹦两跳地走了。
        这事又被那个孩子看见了,他又写了两句诗:
        “公鸡公鸡太骄傲,
        竟被蟋蟀斗败了。”
        不久,这两句诗传扬开了,那只公鸡觉得非常惭愧,自此以后再也不骄傲了。

        这篇童话包含两则小故事,前一则故事写两只得意忘形的蟋蟀,大吹牛皮,失去警惕心,被公鸡啄了; 后一则故事写公鸡从此骄傲起来,却被一只小蟋蟀斗败了。这两则故事串联起来,说明了 “骄者必败” 的道理。
        后 一则故事是从《聊斋志异· 促织》中移植过来的,在细节上有些补充。文中两处插入小孩子编的儿歌,对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主题思想的表现都起了很好的作用。
        【相关题目辨思】
        A. 看人物画写童话故事
        仔细观察下面这幅图画: 一位小姑娘悄悄的趴在地上,聚精会神的看着几只蚂蚁和一只瓢虫。她在想些什么?请根据画面的内容,发挥你的想象,写一篇童话故事。


        

图5202A


        ——初中语文课本作文训练题。
        可用观察画面联想、再造想象构思法。
        观察画面联想。画面分背景和主体部分。
        背景部分右上角一株牵牛花,花朵盛开; 左下角是一些小花草。主体部分突出了一个小姑娘。身穿长袖花色单衣,柳条长裤,塑料凉鞋。趴在地上,右手撑地,左手枕地,脸斜俯,嘴贴吮左手手腕,聚精会神地看着面前地上的蚂蚁和瓢虫。把小姑娘和她面前的蚂蚁和瓢虫这两部分联系起来,我们可以猜想小姑娘在想些什么。把背景和主体联系起来,我们大体可以确定故事发生的环境(时间、地点)。
        再造想象。想象是思想中的形象,是头脑中产生的没有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再造想象是根据文字或画面表述,在头脑中形成这一事物的形象。从画中的人、动物、景色,从时、空、地、景、人物活动等想象开去,构成完整的形象,生动的故事。
        下面是初一学生吕崇辉的习作《珠珠的奇遇》。
        珠珠是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六岁了,一头乌黑的短发,穿着一件花衣裳。她特别好奇,爱动,喜欢观察小动物小植物。不是嘛,别的小朋友都去吃早饭了,她却悄悄地跑了出来,观察喇叭花。
        她刚进花园,就听见了哭声。她想: “是谁在哭呀? ”就顺着声音找去。找来找去找不到人,就去看喇叭花。一看,糟了,是喇叭花在弯腰哭呢。不知怎么的,叶子上左一个洞右一个洞。珠珠问: “喇叭花妹妹,哭什么呀? ” 她揩干了眼泪说: “蚜虫和瓢虫合伙来咬我。”说完又哭了起来。珠珠安慰她道: “别哭,我来打它们。”
        躲在喇叭花叶子下的蚜虫和瓢虫听了吓得连忙从花上爬下,蹑手蹑脚地向家里避去。刚到半路,就被巡逻的蚂蚁小分队拦住了。那巡逻小队长用红缨枪对着蚜虫。瓢虫见势不妙,展翅飞出了包围圈,藏到一棵小草的后面。
        珠珠听到这边有动静,急忙过来。咦! 地上有许多小蚂蚁。为了看清楚它们在干什么,珠珠就趴在地上。噢,原来是十几个小蚂蚁围着一只小虫子。珠珠对小蚂蚁说: “你们怎么欺负人呢? ”中间有个戴着小钢帽,身穿草黄军服,脚穿一双小皮鞋的蚂蚁兵对她说: “小姑娘,你真糊涂,它就是专门吸食庄稼汁液的害虫啊! ”珠珠一听气极了,马上就想把蚜虫踩死。这时,蚂蚁巡逻队长对她说: “不行,我们还得把它押回去审问呢。”这时,躲在小草背后的瓢虫想: “假如蚜虫供出了我,我也没有好下场。” 于是眼珠子一转,掸了掸衣上尘土走了出来。
        “蚂蚁老弟,你们辛苦了。” 瓢虫假惺惺地说。蚂蚁们和珠珠一看,原来是一只胖瓢虫。巡逻小队长一见是瓢虫,就客气地说: “噢! 原来是瓢虫大哥,你们天天捉虫,辛苦了。” 瓢虫一听,眉开眼笑,说: “老弟,你把蚜虫交给我吧。我一定狠狠地处治这坏蛋! ” 巡逻队长听了,把吓得直打哆嗦的蚜虫拉过来,刚想交给瓢虫,旁边的一个蚂蚁兵悄悄地对它说:“不对呀,队长,有一本《昆虫学》上说,背上有七个星的瓢虫是益虫,少于七个星的或多于七个星的是害虫。这个瓢虫不是七个星的,千万不要上当! ” 巡逻队长听了,一下醒悟了,就将计就计,把蚜虫交给瓢虫。瓢虫拉起蚜虫就想走。队长趁他转身时,端起红缨枪对准他的后背,大喝一声:“狡滑的坏瓢虫,举起手来! ”瓢虫被这一喊吓得丢下蚜虫 “呼” 地飞上天空。蚂蚁巡逻队长眼明手快,顺手把枪投了出去。“啊! ”瓢虫疼得大叫一声,从空中跌落下来——翅膀被扎掉了一个。但它仍不死心,在地上扑腾着,扬起尘土迷了蚂蚁一眼。过了一会,它筋疲力尽,不动了。蚂蚁巡逻队长让士兵分成两路,一齐冲向瓢虫,每人扎一枪。这只坏瓢虫就这样被乱枪扎死了。蚜虫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喇叭花看到了这一切,为蚂蚁奏起了 《凯旋曲》。蚂蚁巡逻队长对珠珠说: “再见啦,小姑娘! ”

        小作者观察画面很仔细,想象也有特色。首先,作者让画面所有的图像——小姑娘、蚂蚁和瓢虫、牵牛花和小草都活动起来,进入故事,并且以画面的主体小姑娘作为故事的目击者。其次,通过扩展和补充想象,“挖”出了隐藏的“敌人”蚜虫。这一想象是合理的: 蚜虫隐藏在植物的嫩芽、叶子上,危害植物; 蚜虫是蚂蚁可口的食物; 蚜虫与瓢虫,也有瓜葛。瓢虫的种类很多,七星瓢虫,十三星瓢虫是蚜虫的天敌; 而二十八星瓢虫(俗称“花大姐”)等却是害虫。作者通过想象,让图中的瓢虫与蚜虫一同作为害虫出场。再次,故事情节发展合理,有波澜。珠珠听了喇叭花哭诉而干预(故事发生),躲在喇叭花叶子上面的蚜虫和瓢虫逃到地上后,就被经常在地面上活动的一群蚂蚁包围了(故事发展),瓢虫逃遁,复出,耍诡计(情节有曲折),蚂蚁将计就计,当场击毙瓢虫(高潮),最后喇叭花奏起了 《凯旋曲》(结局)。
        总的说来,这篇童话故事既有比较丰富的想象,又有一定的科学根据,体现了艺术的幻想和科学的思维相统一的特点;同时把自然界中蚂蚁、瓢虫、蚜虫之间的关系社会化了,从而形象地表达了 “要善于识别伪装的敌人” 这一主题。
        B. 听音响写人物童话
        下面是傅红写于初三的听音响写童话故事的获奖作文《小粗心走访粗心城》。
        同学们,你们一定读过《小马虎漫游马虎国》吧。现在呢,我再给大家讲一个“小粗心”走访“粗心城”的故事。这个“小粗心” 呀,从来办事都不认真,总是丢三拉四,稀里糊涂,他“粗心”得出了名,而且“名扬四方”呢! 不信,请看一段传真录像:
        暑假的一天,天刚亮,树上的鸟儿 “叽叽喳喳” 地叫个不停。“小粗心”一睁眼,就听见电话“丁零零”地响。他赶忙光着脚去接电话: “喂,喂,我是‘小粗心’,喂,喂,怎么不讲话?”咳,原来他把电话拿倒了。
        电话是 “粗心城” 市长的秘书打来的,因为这位市长听说“小粗心”粗心得可爱,所以特意邀请他到“粗心城”去参观访问。“小粗心”放下电话,胡乱穿上自己的凉鞋,慌慌张张地抓起一条揩过墨水的毛巾擦了擦脸,就启程了。瞧,他脸上黑一块,白一块,简直像个 “大花脸” 呢。
        “嘟……”船启航了,“小粗心”在船上只顾听哗哗的水声,不料错过了 “粗心城” 码头,他不得不改乘小船往回赶。小船还没有靠岸,就看见高大的城门上写着 “租心域” 三个金灿灿的大字,耀眼夺目,可惜三个字错了两个。“小粗心”得意洋洋地走下船来。这时,礼炮连响,鼓乐齐鸣,可就是不见有人迎接他。过了好一会儿,才跑来一位衣着华丽、满脸汗水的人。那人结结巴巴地对“小粗心”说: “我是市长的秘书。市长叫我前来迎接您,想不到误了点,请原谅。”“小粗心” 一见此人,不禁捧腹大笑,原来这位显赫的大人物,衣服钮扣上下错扣,脚上呢,登着两只不一样的皮鞋……
        秘书请“小粗心”上汽车,“小粗心” 刚坐下,却又弹簧似的跳了起来。原来,这个城市的汽车装配工人粗枝大叶,用的钉子太长,又没回脚,坐垫成了 “针毯”,他只好站在汽车里。可是等了半天,汽车还开动不了。司机一检查,油箱里的油全漏光了。没办法,他们只好步行进城。由于 “小粗心” 穿的是一高一低的两只鞋子,刚下车,就摔倒了。他一瘸一拐地往前走,到了街上,“小粗心” 东张西望,看到挂着水果店招牌的铺子里却响着 “丁丁当当” 的打铁声,街上行人穿的衣服袖子一只长一只短。突然,传来了 “喔喔” 的公鸡声,“咯嗒咯嗒” 的母鸡声。怎么马路上也有鸡呢? “小粗心” 一打听,才知道这是进城卖鸡的农民忘了带走的。
        马路上车辆川流不息,“嘀嘀” 的喇叭声,“突突” 的发动机声响成一片,还不时传来刺耳的刹车声。“小粗心”只顾观望,没留神一辆汽车急驰而来。他吓得撒腿往旁边跑,总算躲过了汽车,哪知不争气的鞋子却掉了一只,气得他把另一只鞋子也踢飞了,这样 “小粗心” 只好光着脚走路了。
        好不容易来到了市政府,“小粗心”第一次看见这样豪华的大厦,一下子把那些不愉快的事情抛到了九霄云外。可是定睛一看,发现有许多美中不足的地方: 华丽的地毯缺了一角,清秀素雅的梅花盆景中吊着几只桃子,市长坐的椅子上雕的花纹也显得很零乱,就连市长的帽子也反戴着。“小粗心”和市长谈了一会儿,就听到菜下油锅的 “吱吱” 声,令人垂涎的香味从厨房传出。不一会儿,餐桌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欢迎宴会就要开始了。大家刚入座,“小粗心”便毫不客气地抓起了一只鸡腿啃起来。可刚咬到嘴里,他就急忙吐出来。原来,厨师炖鸡时把碱当成盐,使香喷喷的鸡变得难以下咽。他忙拿起一瓶汽水想压压口中的涩味,哪知辣得他直吐舌头。原来服务员错把酒当成汽水了。他想再尝尝其他的菜,味道一样糟糕,他只好自认倒霉。下午,他接受市长邀请去看新电影,可是由于机器故障,整场电影没有一点声音。
        熬到天黑,又累又饿的 “小粗心” 被送到市长给他安排的卧室里。谁知往床上一躺,床的一只腿就断了。他干脆把被单铺在地上,上好闹钟,呼呼地进入了梦乡。夜静悄悄的,只有闹钟嘀嗒嘀嗒地走着,蟋蟀在窗外低声吟唱着。
        “丁零零! ” 闹钟响了,“小粗心” 揉着惺松的睡眼,抬头一看,怎么,月亮姑娘还露着笑脸呢? “小粗心” 纳闷地借着月光看了半天,才发现闹钟装倒了,才十二点呢,“小粗心”暗暗叫苦,他再也不想呆在这儿受罪了,决定不辞而别。
        在返航的船上,望着远去的 “粗心城”,“小粗心” 感到既懊丧又愉快,懊丧的是今天太扫兴,太晦气; 愉快的是通过这次访问,从中悟出了一个道理: 粗心只会处处碰壁,粗心实在害死人。
        “喔喔……” 新的一天开始了,“小粗心” 仔细地把脸洗干净,把东西收拾得有条不紊,鸽子 “咕咕” 地向他祝贺呢。
        传真录像放完了,我的故事也该结束了。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如今,“小粗心” 已经变成 “小细心”啦。有机会,我再说给大家听。

        小作者在音响的引发下,展开想象,运用夸张手法,描述了一个外号“小粗心” 的孩子游“粗心城” 的童话故事。整个故事写得比较有趣,能将音响自然地穿插到故事情节之中,符合听音响作文的要求。文中写“小粗心”种种粗心的表现,大多能反映某些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 “粗心城” 的人们的粗心,也不乏是生活中可见的现象。当然,这些都是用夸张的手法描写出来的。粗心使人们吃尽苦头,“小粗心”在处处碰壁后终于觉醒,不再粗心了。这也是这个童话故事在提供一连串笑料之后,对所有 “粗心” 的读者提出的愿望。
        C. 续写 《皇帝的新装》
        下面是陈炯写于初一的习作《游行之后——续<皇帝的新装>》。
        皇帝在大臣们的簇拥下,精疲力尽地回到皇宫里,刚才的“游行大典”,实在把他累坏了,心里也有点不踏实。
        在宝座上休息了片刻,他强打起精神,用垂询的语气问那位老大臣:“你说那套新装真的有吗? 我想……那小孩讲的也许是真话吧。” 那个老大臣含含糊糊地说: “对,对! 那个小孩讲的可能是真话。皇上,我看……”“你看什么? ”皇帝打断老大臣的话,着急地问道。那个老大臣吃了一惊,连忙装出一副镇静的样子,说: “我看把那两个骗子抓起来算了。” 皇帝的眼睛眨了一下: “把他们抓起来? 是的,他们骗了我,我决不会放过他们。”
        再说那两个骗子吧。他们从皇帝那里骗了许多钱财,正急急地离开京城,准备逃到国外去。当他们快要越过国界的时候,皇帝的骑士们赶到了,把他们抓了起来,押回皇宫。
        皇帝要审问那两个骗子了。他要那个诚实的老大臣安排一间连老鼠洞也没有的地下室,因为老鼠耳朵尖,听了他们的审问,恐怕会说出去的。
        审问开始了。当然,地下室里只有六个人: 皇帝、那个老大臣、两个骗子和皇帝的两个披坚执锐的贴身卫士。
        “你们骗了我许多钱,还要我到老百姓那儿去出洋相,该当何罪? ” 皇帝气急败坏地大声责问。
        “愿上帝可怜我们吧。” 两个骗子心里想。其中一个,他那双又圆又小的眼睛转动了一下,说: “皇上,刚才举行的大游行不是蛮好吗? 老百姓都说这是一件很 ‘好’ 的衣服,可那小孩却说了真话,这岂不是破坏了您的游行,损害了您的声誉。所以,我看这罪还应该由那个小孩领受。”
        皇帝想了想,觉得这话也有道理,于是就命令那两个卫士:“马上去把那个说真话的小孩抓来! 他破坏了我的游行,损害了我的声誉,我一定要判他的罪! ”
        没多久,卫士把那个小孩抓来了。皇帝气呼呼地说: “你破坏了我们的大游行,我要处罚你! ”那小孩莫名其妙地说:“咦,破坏,好玩吗? ”
        皇帝大发雷霆了:“乖乖,原来你就是这样轻视我! 来人哪,把这小孩关到监狱里去! ” 这时,一直没说话的诚实的老大臣开口了: “皇上,给他判什么罪呢? ”“那……你说呢? ”“依我看,判他‘说真话’罪吧。”老大臣露出一副得意的神态说。“好! ”皇帝说,“就判他 ‘说真话’ 罪! ”
        于是,小孩被关进了大狱,而那两个 “御聘织师” 却带着爵士的头衔和大量金玉布帛,溜之大吉了。

        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是一篇流传世界的童话杰作,我国著名作家叶圣陶曾给它写过一篇“续作”:《皇帝的新衣》(1930年作,见《叶圣陶童话选》)。前几年,鲁兵也写过题目叫《一篇没有完的童话》的“续作”(见《少年文艺》1980第5期)。《一篇没有完的童话》写皇帝回宫后赶快穿上衣服,下令火速缉捕两个骗子归案审判,骗子说: “说谎是我们的专长,骗人是我们的职业。那些本来没有什么东西的新衣服,是皇上和我们共同的杰作。”皇帝无言对答,下令追查那个孩子,将他“马上判罪”。童话的结尾写道:“小孩子哪里知道什么判罪,还当是一种新鲜而有趣的游戏呢,就问: ‘好,好,咱们快来判罪吧,可怎么判罪呀? ’”
        本篇与《一篇没有完的童话》相比,情节上有所发展。开头与原作接榫,自然紧密。接着用 “话分两头” 的写法,描述皇帝怎样决定把两个骗子缉拿归案。然后着重写“审讯”的场面,写骗子怎样狡辩、制造“理由”嫁祸于说真话的孩子。最后写皇帝和老大臣怎样判定那个孩子的罪名。这篇童话续作的精彩之处正在这里: 既刻画出那个皇帝从愚昧、虚伪发展到专横的嘴脸,又揭露了在专制统治下“说真话有罪”的必然现象。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